2025
十月
31
【主日福音分享】|追思亡者
主日福音分享
追思亡者(第一台弥撒)
主题:爱德,是通往永生的门票
「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,就是对我做的。」(玛25:40)
一、导言:追思亡者,展望永生
亲爱的弟兄姊妹们,
今天我们特别为所有亡者祈祷,尤其是为炼狱中的灵魂,求主按祂的慈悲宽恕他们的罪过,使他们早日进入天国享见天主圣容。
然而,这一天不只是为了怀念过去的亲人,更是一个提醒我们思考“生命的终点”和“永恒的归宿”的重要时刻。
耶稣今天在福音中所讲的“最后审判”比喻,不是吓唬我们,而是给我们指出一条明明白白的通往永生的道路,那就是——爱德之路。
二、福音解析:最后审判——爱的审判
耶稣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图像:
人子在荣耀中坐在宝座上,像牧人一样分开绵羊与山羊。
绵羊代表那些充满爱心、实践慈善的人,被召去承受“自创世以来为他们预备的国度”。
山羊则代表那些冷漠、忽略邻人痛苦的人,被拒绝进入天国。
耶稣的评判标准非常简单却深刻:
不是我们知道多少教理,不是我们参与多少礼仪活动,而是我们是否以具体行动,服务了有需要的人——哪怕是最小的一个。
三、教会教理的教导:死亡、审判与永恒的生命
《天主教教理》明确教导(参1716、1021-1032条):
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,而是与基督同死、同复活的开始。
在死亡之后,每个人会面对“特审”:天主按照我们一生所做的善与恶,定我们进入天堂、炼狱或地狱。
炼狱中的灵魂需要我们的代祷与祭献,特别是弥撒圣祭的功效,帮助他们早日净化完毕,得见天主。
所以,我们今天的祈祷不是形式,而是真实的救助。
四、教父的智慧:真正的敬礼,就是爱人如己
圣奥斯定说:“当我们为亡者祈祷时,不只是为了他们的灵魂,也是在教育我们自己,提醒我们人生在世应如何活得好。”
圣若望·金口说:“不要只是为亡者献花,更要为他们献弥撒;不要只讲怀念的话语,更要付出代祷的行动。”
五、自然的启发:河流与大海的故事
在自然界中,每一条小溪最终都会汇入大海,但在它到达大海前,沿途会经过许多曲折——有时澄清,有时混浊。
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,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汇入永恒的海洋。如果我们愿意让主净化我们、修整我们、滋养他人,我们将像清澈的水那样流入永恒的大海——天主的怀抱。
炼狱,正是天主为那些生命虽未完全圣化、却有信德的人设立的“澄清之地”。
六、圣人见证:爱德不论大小,天主永远记得
圣玛尔大·葛雷特——厨房里的圣女
她是修会厨娘,一生默默无闻地为会士煮饭、洗衣、照顾病人,却常常说:“我煮的每一锅汤,都是为耶稣煮的。”
她没有建立教堂、没有写神学著作,但她在日常的服侍中,做了耶稣所说的“给最小的兄弟”所需要的事,如今她是圣人。
这证明:成圣的关键,不在“做什么大事”,而在“爱里做小事”。
七、贴近生活:我们如何活出“永生之路”?
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死亡与审判,但我们不用恐惧。如果我们照耶稣的教导生活,爱主爱人、服务最小的弟兄,我们就不怕面对祂。
一些实际行动建议:
✅ 若你家中有年老的父母,请多打电话、陪伴他们 —— 你就是在服侍耶稣;
✅ 若你邻里有孤寡、独居老人,请送些食物、说句安慰 —— 你就是在看顾主耶稣;
✅ 若你听到教友患病,请为他们祈祷、写卡片、探望 —— 主耶稣就在他们身上;
✅ 若你为亡者奉献弥撒,不仅他们得益,你自己也更接近永生。
我们将来也渴望别人为我们祈祷,如今我们也该为别人祈祷。
这就是“爱德的循环”:给出去的,总会以更大的方式回到我们身上。
八、结语祈祷:我们也在通往永生的路上
亲爱的弟兄姊妹们,
追思已亡节提醒我们:
死亡不是终点,爱德才是永生的护照;
祈祷不仅是为亡者的救赎,也是我们自己灵魂的觉醒。
耶稣将来会问我们:“你有没有照顾我?”
我们也许会惊讶:“主啊,我何时看见你?”
祂会微笑着说:“在你帮助那饥饿、孤独、痛苦、被遗忘的人时,你就是在服侍我。”
愿我们今生常行爱德,将来在天国与我们所爱的人再相聚。
祈祷:
主耶稣,你是生命与复活,
我们今天怀着信德,为亡者灵魂祈祷,
求你宽恕他们的过犯,使他们早日进入你为爱人准备的光荣家园。
也求你提醒我们:
生活中不忽视任何一个有需要的人,
把我们在地上的时间活成永恒的预演。
愿我们今生怀着望德生活,
将来与所有圣人和亲人一同,
永远歌颂你,直到永远。阿们。
——小天使神父
